网上有关“世界历史顺口溜_快速记忆口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世界历史顺口溜_快速记忆口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有很多人觉得世界历史很难学,但是有了这些顺口溜就很好学习了。我为你整理的世界历史快速记忆顺口溜,欢迎大家阅读。
世界历史顺口溜一:16401870
17到18世纪间,
世界处于大变幻,
封建统治已腐朽,
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夺了斯图亚特权,
颁布《权利法案》,
建立君主立宪。
揭开欧洲革命序幕,
推动世界历史发展。
美国13块殖民地,
摆脱英国得独立,
发表《独立宣言》,
制定1787年宪法,
形成联邦国家。
内战中奴隶制度被废除,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道路。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雅各宾派掌了权,
罗伯斯庇尔当了政,
打退反法联盟,
平息国内叛乱。
俄日实行资改革,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是意德。
资本主义国家正兴起,
资本主义制度正确立。
人类进入蒸汽时,
英国有最多殖民地,
亚非拉美受摧残,
成为殖民大国的生命线。
世界历史顺口溜二:1870――1914
科技带来不平衡,
相对缓慢是法英,
美国德国速度快,
经济几乎超过英,
日俄虽有封残余,
经济发展成定局。
对内压迫外扩张,
两大集团成对立,
帝国主义已形成,
重新瓜分殖民地,
一战爆发是必然地。
世界历史顺口溜三:1914-1918
萨拉热窝事件,
成为一战导火线,
分为三大主战场,
决定就在东西线,
三大战役马凡索,
1916是关键,
德国首使毒气弹,
战争打得特别惨,
作战双方陷泥潭。
1917到18,
交战各国革命拉,
俄国十月建政权,
决定退出世一战,
美中同时把战宣,
协约政竞力量添,
迫使德国战败降,
一战这才算打完。
1914――18,
一战大了正四年,
30多个国家遭灾难。
世界历史顺口溜四:1919――1923
为了重新分世界,
巴黎和会制条约,
确立凡尔赛体系,
建立欧亚非新秩序。
为了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1920年国联成立,
因为英法控制操纵,
实际成为帝国工具。
《四国条约》
《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
《九国公约》
三月构成华盛顿体系,
美国地位猛提高,
与英海军比例齐,
确立帝国在远东太平洋新秩序。
两次分赃会议,
形成凡华体系,
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没有消除,
还存在着战争危机。
猜你喜欢:
1. 经典历史故事分享大全
2. 中国历代朝代背诵顺口溜
3. 历史记忆方法的趣谈
4. 世界上最狠骂人的话
5. 初中历史知识记忆识方法
6. 初中历史知识口诀总汇
7. 历史知识记忆方法
有易记的历史知识顺口溜吗
初一下册的内容主要是从隋唐到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这里是所有内容的歌诀合集,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初一历史学习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下册历史巧用歌谣记忆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
北周到了 581, 外戚杨坚大权集,
夺权定都在长安, 杨坚封为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 南朝北朝归统一,
文帝治国有功绩, 隋朝繁盛一时期。
改革制度显盛世, 发展生产重吏治,
提倡节俭反奢侈, 以身作则节衣食。
百姓负担大减轻, 社会经济大繁荣,
粮食布匹都丰盛, 二十多年人口增。
(二)
隋朝到了隋炀帝, 巩固统治开大渠,
征发民工几百万,
开凿运河二千几(公里),
贯通海、黄、淮、长、钱,
“天下转漕仰此渠”,
炀帝统治施暴政, 隋末农民大起义。
?“贞观之治
(一)
唐太宗 李世民, 隋亡教训记在心,
轻徭簿赋重生产, 君臣廉洁又勤政,
“房谋杜断”重贤能,虚心纳谏用魏征,
政治清明国强盛, “贞观之治”真繁荣。
(二)
唐朝有个武则天, 后宫之中掌大权,
晚年称帝国号周, 唯一女皇她为先,
弘扬“贞观”有政绩,引出“盛世”到开元。
?“开元盛世”
(一)
“开元之治”唐玄宗,任用宰相名姚崇,
十项建议献良策, 玄宗一一都依从。
重视吏治看政绩, 改革图新大手笔,
玄宗前期政局稳, “开元盛世”显生机。
(二)
农田水利多工程, 水稻育秧产量增,
蔬菜传入新品种, 饮茶之风多盛行。
犁地改用“曲辕犁”,“筒车”灌溉新工具,
丝织陶瓷都出名, 城市发展鼎盛期。
(三)
玄宗后期图享乐, 宠爱贵妃惹大祸,
安史之乱局势转, 唐朝从此渐衰落,
907年 唐朝亡, 后期五代又十国。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诞生隋朝时, 炀帝最先设进士,
实行“学而优则仕”,公平竞争用考试。
太宗玄宗武则天, 完善科举守键,
太宗重教扩国学, 进士第一称状元,
则天“武举”选武士,诗赋考试玄宗时。
教育文艺大发展, 科举改善用人制,
此制延续一千三, 清朝末年才废止。
?“和同为一家”
(一)
到了公元七世纪, 青藏高原大统一,
松赞干布求太宗, 文成公主嫁过去。
藏汉联姻传佳话, 促进经济和文化,
金倡主入土蕃, 藏汉“和同为一家”。
(二)
渤海郡王管“两江”,六诏统一云南王,
怀仁可汗治回鹘, 民族友好万年长。
?对外友好往来
(一)
中日关系渊源长, 日派遣使来隋唐,
鉴真东渡到日本, 文化交流美名扬。
(二)
唐与新罗是邻居, 来往频繁好关系,
仿唐建制用科举, 中国文化传过去。
(三)
高僧玄奘最杰出, 历经艰险到天竺,
西天取经有功绩, 写成《大唐西域记》。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隋朝李春赵州桥, 世界现成最古老。
唐朝雕版《金刚经》,世界最早印刷品。
(二)
唐朝诗歌有成就, 唐诗艺术传千秋,
可查诗人两千多, 现存诗歌五万首,
李白杜甫 白居易, 唐诗“三杰”最优秀。
(三)
李白诗歌传千年, 诗歌作品万万千,
“朝发白帝彩云间”,“蜀道难于上青天”,
豪放清逸意境奇, 后人尊称为“诗仙”。
(四)
杜甫诗歌写实情, 语言凝练讲分寸,
“三吏”“三别”是诗史,后人称他是“诗圣”。
(五)
唐朝中期白居易, 诗歌艺术讲讽喻,
《秦中吟》《新乐府》, 直白如话最简易。
(六)
“颜筋柳骨”书法妙, 立本道子画艺巧,
名家辈出举世骄, 各具神韵领风骚。
(七)
甘肃敦煌莫高窟, 壁画雕塑是宝库。
隋唐盛世多乐舞, “千歌万舞不可数”。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
时间到了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
陈桥兵变当皇帝, 杯酒辞去石守信,
北宋大权集一身, 统一局面又形成。
(二)
辽军进逼澶州城, 真宗皇帝亲助阵,
士气大振宋军胜, 双方议和澶州城,
北宋给辽送岁币, “澶渊之盟”就形成。
(三)
南宋名将叫岳飞, 抗金之中扬军威,
郾城之战收失地, 精忠报国闪光辉。
最恨奸臣是秦桧, 陷害忠良千秋罪。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
唐朝、五代、宋时期, 经济重心向南移,
北人南迁搞开发, 带去技术和劳力,
水稻棉花发展快, 丘陵茶园遍地起。
(二)
手工业 很繁荣, 丝织棉织高水平,
浙江哥窑冰裂纹, 著名瓷都景德镇,
广州泉州造船业, 造船技术世人惊。
(三)
开封杭州兴商业, “买卖昼夜叫不绝”,
海外贸易超前代, 广州泉州名世界,
北宋四川出“交子”, 纸币流通就开始。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
宋代气象万万千, 衣食住行多了眼,
风土民俗有情趣, 心旷神怡好新鲜。
(二)
宋代市民多层次, 娱乐商业兴“瓦子”,
说唱耍踢花样多, 市场繁荣大都市。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
成吉思汗铁木真, 游牧部落当首领,
1206 为 大 汗, 从此蒙古国建成,
战绩直到多瑙河, 一代天骄后人敬。
(二)
忽必烈 战功高, 1271 建 元 朝,
次年定都在大都, 1276灭宋朝(南宋),
中央设立中书省, 省级行政始元朝,
正式归元管, 琉球台湾也管到,
重视农业治黄河, 开通运河有两条,
海上运输大发展, 大都繁华景象好。
(三)
抗元英雄文天祥, 广东兵败拒劝降,
坚贞不屈抒战歌,《正气歌》《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宁死不屈多悲壮, 浩气长存永不忘。
(四)
民族融合日月新, 杂居相处又通婚,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经济文化大发展, 促进社会向前进。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
北宋科学家毕升,活字印刷他发明,
战国时期创“司南”,北宋制成指南针,
古代炼丹制火药, 唐末宋元用战争,
西汉发明麻做纸, 东汉改进是蔡伦,
四大发明传世界, 推动历史向前进。
(二)
《资治通鉴》司马光,战国?五代编年详。
苏轼豪迈评“赤壁”, 清照委婉又感伤,
弃疾作品多豪放, 汉卿剧作善恶扬。
择端《清明上河图》,孟頫书画人崇尚,
书法人称“宋四家”,苏、黄、米芾和蔡襄。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
1368 朱 元 璋, 建都南京元灭亡,
“民政”“刑狱”和“军政”,三司直属归中央,
废除丞相、中书省,六部分理管朝纲,
特务机构锦衣卫, 皇帝指挥大权掌,
四书五经八股文, 明朝君权更加强。
(二)
明朝有个建文帝, 下令削藩大祸起,
朱棣打起“靖难”旗,起兵夺权称了帝,
1421 迁 都 城, 南京迁都到北京,
强化君权有谋心, 削藩“增特”搞专政。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
我国航海历史上, 郑和七次下西洋,
亚非经济大交流, 友好关系长又长。
(二)
民族英雄戚继光, 抗倭战斗是名将,
英勇善战戚家军, 九战九捷平浙江。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
努尔哈赤统女真, 1616国号金,
起兵攻明夺辽东, 迁都沈阳改盛京。
继承汗位皇太极, 重视生产改内政,
选才“联蒙”扩势力, 1636国号清,
1644 清 入 关, 统治中心迁北京。
(二)
清初采用明朝制, 内阁六部都设置,
但留满洲议政王, 议政决策军国事。
雍正集权强君主, 开始设置军机处,
军国大事皇帝说, 大臣跪地作记录,
名存实亡议政会, 乾隆时期被撤除。
思想文化搞禁锢, “康雍乾”时最残酷,
“文字狱”案搞恐怖,阻碍发展和进步。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
“牛皮侵略”是荷兰,1624 占台湾,
民族英雄郑成功, 1661 帅战船,
1662 收 台 湾, 1683 清朝管。
日今“”搞分裂,阴谋诡计要揭穿。
(二)
十七世纪沙俄国,扩张势力搞侵略,
城堡修到尼布楚,烧杀抢掠吃人肉。
康熙两次派,击毙俄军总头目,
1689 双 谈 判,签定条约《尼布楚》,
黑、乌两江库页岛,规定都属我领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
清朝统治很有方,驻藏大臣管,
平定和卓的叛乱,伊犁将军管,
土尔扈特回祖国,民族统一谱新章。
(二)
清朝疆域真宽广, 东边临着太平洋,
东北林海风景好, 外兴安岭库页岛,
东南台湾诸岛屿, 南海诸岛跨水域,
西跨葱岭众山谷, 西北巴尔喀什湖,
北接寒冷西北利亚,亚洲中国属最大。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
明代引进农作物,玉、甘、花、向、马铃薯,
棉织、丝织、青花瓷,商贸出现大城市,
明朝中期资萌芽, “机户”就是资本家,
“机工”出卖劳动力,雇佣关系就成立。
(二)
清朝国策大错, 对内“重本抑末”,
对外“闭关锁国”,先进技术不学,
长期与世隔绝, 二百年来国弱。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
明朝修建北京城,建筑特点很鲜明,
设计精巧又严整,“宫、皇、京城”三部分,
皇帝故宫紫禁城,世界瑰宝最出名。
(二)
明朝长城大发展,采用条石和青砖,
东边起点鸭绿江,西边到达嘉峪关,
蜿蜓六千多公里,世界史上数奇观。
(三)
《本草纲目》李时珍, 医药巨著世人惊,
《天工开物》宋应星, “工艺百科”传后人,
《农政全书》徐光启, 农学史上他第一。
(四)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写成功,
长篇历史第一部, 故事情节特生动。
同时还有《水浒传》,作者大名施耐庵,
农民起义为题材, 一百单八英雄汉。
明朝中期《西游记》,长篇神话最神奇,
著名作家吴承恩, 以唐僧取经为顺序。
曹雪芹写《红楼梦》,古典小说达高峰,
贾、王、史、薛四家族,爱情悲剧贯始终。
汤显祖著《牡丹亭》,戏剧作品负盛名,
19 世纪到中期, 中国京剧就形成。
初中历史六大学习方法
其一,"连缀成篇"法。
就是把时空跨越大, 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知识点归纳联结成篇进行记忆。如中国古代历史中所出现的所有朝代, 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单纯记忆就不是那么容易,若把它们编成顺口溜的形式连缀成篇, 既朗朗上口, 又增加知识点趣味性。既容易背诵又容易掌握, 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试看以下知识点的连缀:炎黄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统天下刘建汉/ 东汉建朝为刘秀/ 三国争雄风云起/ 两晋南北朝对峙/ 杨坚起兵隋朝立/李渊反叛登唐基/ 五代十国山河破/ 宋辽西夏战乱多/ 金元两朝不太平/ 明灭之后立清国。
其二,"分进合击"法。
此法如同作战采用的战略战术, 将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化整为零, 分头进行学习记忆, 然后再进行整合记忆。
如复习"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 可实行记忆三步走: 第一步, 掌握起义的背景; 第二步, 掌握起义的经过; 第三步, 掌握事件的历史意义。在分别掌握的基础上, 再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 进行整体把握, 综合记忆, 切忌瞒天过海。
其三,"联想拓展"法。
即在复习掌握有关知识时, 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扩充, 将同类问题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做的好处, 往往能收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丑条约》这个内容时, 你可联想到《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这三个条约的共性都是丧权辱国的条约, 其影响一个比一个严重。第一个是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个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 第三个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家国家。这种联想拓展, 复习掌握这三个条约时, 既生动又省力, 更不至于将三个条约中的有关问题张冠李戴, 混为一谈。
其四,"异同比较"法。
就是将两个历史问题进行比较, 找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然后进行复习掌握。
如在复习"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两部分内容时, 在比较的基础上,你就会发现这两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 其相同点是: 原因相同, 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爆发的。领导阶级基本相同, 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动力相同, 人民群众在革命中起了推动作用。影响相同, 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其他国家的革命有很大的影响。其不同点是: 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 英国新贵族也起了领导的作用。特点不同。英国革命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革命。意义不同。英国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法国革命扫荡了国内外的封建势力, 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其五, 结构梳理法。
此法如同用梳子梳理散乱的头发一般, 就是将看似散乱的知识进行梳理, 使其有一定的头绪。即抓住每个专题的历史知识提纲挈领的进行高度归纳概括, 使其在对本部分内容系统学习掌握之前, 在头脑中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知识结构轮廓, 给人一种一目了然之感, 这样以来, 就会在学习时抓住根本, 同时也会消除畏难发愁的心理。然后只要本着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进行学习,所有具体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如: 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中的第20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知识结构可以这样梳理:俄国废除农奴制:俄国盛行农奴制,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农奴暴动频繁,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 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但必须出锭赎买。是一次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成为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其六, 集中归类法。
此种方法就是将性质类型相同或相近的有关历史知识, 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律进行有机的分门别类的集中归纳后, 进行各个击破式的分类学习记忆。
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变法时, 可把所有改革变法方面的历史知识, 按照先后朝代及年代的历史发展顺序, 列成表格形式进行集中归类。此表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朝代、时间、人物、改革或变法内容、影响及意义等。
初中历史知识点顺口溜大全 必考知识点整理
朝代歌
朝代歌
又称:历史朝代歌
其主要是方便记忆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名称的歌谣。其形式多为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
历史朝代歌多是配合着“历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
此处提供几种不同版本的历史朝代歌:
第一种(通俗版)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简易版)
歌诀一
三皇五帝夏商周,归秦及汉三国休。
晋终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收。
歌诀二(香港中学生常用简易版本)
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两汉三国晋,晋后南北分,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第三种[香港版本]
第一首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互征伐,南朝篡位繁,
北隋灭南陈,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第二首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
西汉、新公元界线平帝分,
东汉、三国、西东晋,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
元、明、清。
民国寿命短,
社会主义气象新。
以上约计四千二百春。
第四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名称?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
▲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补充五胡十六国口诀: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前赵北凉夏匈奴;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小国长混战。
附: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都城
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黄帝尧|舜/
夏朝前2100-1600启阳城
商朝前1600-1100汤亳→殷
西周前1100-771武王镐
东周前770-256周平王洛邑
春秋前770-476/洛邑
战国前475-221//
秦朝前221-206秦始皇咸阳
西汉前202-公元8年汉高祖长安
新朝8-23王莽长安
东汉25-220光武帝洛阳
三国
魏220-265曹操洛阳
蜀221-263刘备成都
吴229-280孙权建业
西晋265-316司马炎洛阳
东晋317-420司马睿建康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420-581//
隋朝581-618杨坚大兴
唐朝618-907唐高祖长安
五代十国907-960//
宋朝北宋960-1127赵匡胤开封
南宋1127-1279高宗临安
辽朝916-1125耶律阿宝机上京
西夏1038-1227李元昊兴庆
金朝1115-1234阿骨打中都
元朝1271-1368忽必烈大都
明朝1368-1644朱元璋南京→北京
清朝1644-1911努尔哈赤北京
历史大事记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 尧 舜 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 禹传子启 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 商汤灭夏 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 周武王灭商 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共和元年 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 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国学×参考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 秦始皇确立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 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 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 改国号新
17 18年 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 东汉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壁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63年 魏灭蜀
265年 西晋建立 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 西晋灭吴
316年 匈奴兵攻占长安 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开始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485年 北魏实行均田制
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534年北魏分裂东西
577年北周灭北齐,北方统一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继承北周 北朝结束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南朝结束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战争开始 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世纪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 以渤海为号
同一时期 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世纪中期 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780年 实行两税法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 唐亡 五代开始
916年 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979年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005年 宋 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晟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变法国学×参考
1115年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 南宋开始
1140年 宋 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27年 蒙古灭西夏
1234年 蒙古灭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1351年 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 盟军攻占大都 元亡
明初 开始修建明长城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 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朝中后期 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1581年 实行一条鞭法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农民军攻占北京 明亡
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年到1840年)
1644年 清军入关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5 1686年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6年 昭莫多战役
1727年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8世纪中期 维吾尔贵族大和卓 小和卓发动叛乱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初中需要掌握的朝代线索: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南宋(金)-----元-----明-----清
下面是我整理的重要 历史知识点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
科举制的创立
1.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3.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三位重要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4.科举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了。
2、南昌起义的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注意点:“军旗”首先升起的地方是南昌,南昌起义日“八一”成为建军节。)
3、中国***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开创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初中历史学习记忆口诀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 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 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 “四羊方尊”精工艺,****“三星堆”, “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 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 没有自由和饱暖,
生命不如牛和马, 人祭人殉任屠杀。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
唐朝、五代、宋时期, 经济重心向南移,北人南迁搞开发, 带去技术和劳力,
水稻棉花发展快, 丘陵茶园遍地起。
(二)
手工业 很繁荣, 丝织棉织高水平,浙江哥窑冰裂纹, 著名瓷都景德镇,
广州泉州造船业, 造船技术世人惊。
(三)
开封杭州兴商业, “买卖昼夜叫不绝”,海外贸易超前代, 广州泉州名世界,
北宋四川出“交子”, 纸币流通就开始。
关于“世界历史顺口溜_快速记忆口诀”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长孙春艳]投稿,不代表爱之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oyi360.cn/zsbk/202412-1389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爱之讯的签约作者“长孙春艳”!
希望本篇文章《世界历史顺口溜_快速记忆口诀》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爱之讯]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世界历史顺口溜_快速记忆口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世界历史顺口溜_快速记忆口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