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四年级的数学概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年级的数学概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数 位 顺 序 表
数 级 ……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数 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或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1.把多位数改写成“万”、“亿”. 中间要用“=”连接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方法是: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 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连接.
9、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我国在十四世纪发明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算盘上方一个珠子代表5,下方一个珠子表示1.
11、在计算器上,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CE键是清除键,AC键是归0键.+、-、×、÷键是运算符号键.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2、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它的长度.
4、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5、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 边 ).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叉开的大小,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10、对顶角相等.
11、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和是360度.
12、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13、1平角=2直角.1周角 = 2平角 = 4直角.
14、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
15、锐角 16、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4、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积就不变.
如:一个因数扩大了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不变.
5、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若干倍,积就扩大若干倍.如:5×3=15,
(5×2)×(3×2)=15×4
6、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是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6、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8、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9、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0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其特点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1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其特点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间的距离叫梯形 的高.
1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14、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5、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8、我们学过的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是对称图形.
19、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20、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1、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商不变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或同时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
5、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也要乘几(或除以几).
6、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反而要除以几(或乘几).
7、有余除法关系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第六单元 统计
1、条形统计图的意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起来.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3、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横向条形统计图、纵向条形统计图以及单式统计图和复试统计图.
4、复试统计图一般由图号、图形、图目、图注等组成.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常见的有条形统计图、扇型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网状统计图.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一)四则运算:
1、 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 有关0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2、任何一个数乘0得0.
3、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二) 位置与方向:
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
2、位置间的相对性.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观测点的确定)
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1、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 × b = b × 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 a × b )× c = a × ( b × c )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 ÷ b ÷ c = a ÷ ( b × c)
5、有关简算的拓展:
102×38-38×2 125×25×32 125×88 3.25+1.98 10.32-1.98 37×96+37×3+37
易错的情况:0.6+0.4-0.6+0.4 38×99+99
(四)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5、小数的读写法: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
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
7.小数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
8.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 );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 );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 );
……
9.名数的改写:1吨30千克+800克=( )吨
长度单位:千米 ———— 米 ———— 分米 ———— 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10、求小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与精确到百分位的提法)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大数的改写.先改写,再求近似数.注意:带上单位.
(五) 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1、物理特性:稳定性.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2、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的分类:
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照边长短来分: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
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度.(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
5、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有关度数的计算以及格式.
6、图形的拼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7、密铺:可以进行密铺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正六边形等.
(六)小数的加减法:
1、 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2、 竖式计算以及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
3、 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
(七)统计:
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预测今后的趋势,对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
(八)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间隔数=总长度 ÷ 间隔长度
情况分类:1、两端都植:棵数=间隔数+1
2、一端植,一端不植:棵数=间隔数
3、两端都不植:棵数=间隔数-1
4、封闭:棵数=间隔数
新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知识点
1.直线、射线、角
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直线无端点。
射线:能像一个方向延伸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
角: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角的特征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点
1、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平方千米(km2)。
2、(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例如:鸟巢的占地面积约1公顷。400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5)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1)首先要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2)换算方法:
○1把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要用乘法计算,只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去乘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2把低级单位聚成高低级单位,要用除法计算,只要用低级单位前面的数去除以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低化高,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a、把公顷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公顷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4个0。
b、把平方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4个0。
c、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2个0。
d、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6个0。
e、把平方米转化为平方千米,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6个0。
4、填写面积单位的规律:
(1)国土面积、省份(含直辖市)面积、省会城市面积、州(市)面积、县、乡镇面积、村委会、村庄面积、一般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公园、院(校)园、体育场(馆)等,一般要用“公顷”作单位。
(3)房屋(建筑)面积、教室面积、校园绿化面积等,一般要用“平方米”作单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知识点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从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比较数的大小:
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位开始比较,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至比较出大小。
8、数的改写:
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先画分级线,将整万的数或整亿的数每四位分一级,再将个级的4个0省略换成“万”字,或把个级和万级的8个0省略,换成“亿”字。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总结 相关 文章 :
★ 做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的学习知识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 数学上册四年级知识点总结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与总结
★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 课前预习 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 学习 方法 ,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14、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5、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16、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总结 :线的认识
线的认识
知识点:
1、 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 :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补充知识点:
1、 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2、 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3、 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数学学习方法 技巧
1、通过动口、动手,丰富表象。
我在教“正方形面积”一课时,先让学生把身边的正方形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对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再自己动手画画一角是怎样的动手画画正方形,并想想它们的面积大小为什么不一样,如何求正方形的面积。在总结完正方形面积的求法后,又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计算得快,最后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计算正方形物品的面积。
2、调动学生积极性,各抒己见,注重应用。
数学学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以后,对于知识和应用,大多有各种想法。我们不能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此时,让学生多一点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会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不容忽视的帮助;同时我们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也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3、举一反三,培养创造能力。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除了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举一反三能力,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知识。如教“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让学生通过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的方法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同时,给学生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提示他们类似的求面积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体会不同图形,相同的求面积方法。同时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表演,如让两个同学扮演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或平行四边形,表演相遇后经过各种尝试组成一个长方形的经过。小小的活动却能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整个表演过程,学生必然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也必然得以提升。
新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
★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
★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重点
关于“四年级的数学概念”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冬儿]投稿,不代表爱之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oyi360.cn/zsbk/202412-2477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爱之讯的签约作者“冬儿”!
希望本篇文章《四年级的数学概念_1》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爱之讯]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四年级的数学概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年级的数学概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第一单元 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