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贪浊的解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贪浊的解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贪浊的解释
(1).犹贪污。 《后汉书·孔融传》 :“时隐覈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 融 多举中官亲族。”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 :“断决大事,得帝王之体。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 清 龙启瑞 《答罗生书》 :“谗佞贪浊之徒,屏而去之,此仆之所能。” (2).佛教语。谓世间凡人之身心有浊乱贪欲之烦恼。 《随愿往生经》 :“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少,习邪者多。”
词语分解
贪的解释 贪 (贪) ā 求多, 不知 足:贪玩。贪杯(过分好喝酒)。 贪婪 。贪污( 利用 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 贪恋 (十分 留恋 )。贪心。贪图。贪财。贪求。贪权。贪欲。贪得无厌。贪赃枉法。 部首 :贝; 笔顺 浊的解释 浊 (浊) ó 水不清,不 干净 : 浑浊 。污浊。浊浪。 浊流 。 混乱:浊世。 声音低沉粗重:浊声 浊气 。浊音。 清 部首:氵。
贞观政要的主要内容
《贞观政要》系“随事载录”而成,凡十卷四十篇,约八万字。它以君道、政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等为篇目,分别采摘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太宗李世民同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四十五人的政论、奏疏以及重大政治设施内容,赞颂唐太宗的德政与治术,告诫李唐后继人“克遵前轨,择善而从”,以永保唐朝基业。主要内容包括治国方针、选贤任能、精简机构、申明法制、崇尚儒术、评论历史得失等方面,同时强调统治者的自身修养,如敬贤纳谏、谦逊谨慎、防止奢惰等。全书简明扼要,具有独创性。
内容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 23 年(626-649 年),年号“贞观”,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才能有作为的皇帝。他的治绩,被历代史家称颂为“贞观之治”。 《贞观政要》虽记载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书、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这部书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
《贞观政要》是著名的贞观之治的翔实记录。吴兢撰此书,是为“垂世立教”,“义在惩劝”。它成为后人批评腐败政治的武器和清明政治的蓝本。 《贞观政要》,全书共10卷40篇。基本上是以卷分类,分别辑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大臣的诤议和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等。它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为详细,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书中提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务实求治、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发展生产的施政方针,”爱之如一”较为持平的民族政策,用人惟贤才的主张,广开言路的开明措施,尊儒重
《贞观政要》
教的文化政策,仁德先行、省刑慎罚的统治策略,以及俭约慎行、善始慎终的人格要求。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第1卷有《君道》、《政体》2篇,记载李唐政权建立后,李世民和魏征等人讨论如何汲取历史教训,励精图治,巩固政权的思想和史实。他们鉴于隋二世而亡的教训,提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制定偃革兴文,布德施惠,居安思危,务实求治的施政方针,由天下大乱达到了天下大治。这是全书的核心内容。《君道》篇列全书首卷之首,基本内容讲为君之道,也可看作全书的总纲。认为有道明君治理国家就能安定兴盛,无道昏君统治天下则必动乱危亡。“社稷安危,国家治乱,在于一人而已”。“有道明君”的典型是唐太宗,“无道昏君”的代表是隋炀帝。书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为君之道的教训:一是把握创业与守成的关系。创业历险,固然艰难,但创业后要居安思危,安而能惧,这对于君临天下的帝王来说,守业岂不更难?二是正确处理君民关系。明君常思古训:“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君不能“竭泽而渔”,逼使百姓起来造反。三是正确对待君臣关系。君如头脑,臣如四肢,要密切配合,皇帝应听取臣下意见,兼听则明,且要诱导臣下敢于谏诤,以避免决策错误。
第2卷有《求谏》、《纳谏》等3篇,记录唐初君臣虚己外求、从谏如流的盛况,反映了唐初统治集团内部能够发表和听取不同意见,君主比较开明,君臣关系比较和谐的事实。
第3卷有《择官》等3篇,记录了唐初“用人唯贤才”,知人善用,重视地方官人选等情况,提出了官不在多,宁缺勿滥的思想。
第4卷有《教诫太子诸王》等4篇,记录了李世民等人教育太子诸王遵守法度,尊敬师长,知稼穑之艰难,爱护民力的言论和事迹。
第5卷的《仁义》等5篇和第7卷的《崇儒学》等3篇,反映了唐初统治者尊崇儒学,重视道德教化,主张省刑慎罚,以仁义治天下的思想。
第6卷有《俭约》、《奢纵》等9篇,记录李世民等人节己顺民,俭约慎行,反对铺张浪费的言行。
第8卷有《务农》等5篇,记录唐初统治者重视农桑、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的言论和措施。
第9卷有《征伐》、《安边》2篇,记载唐初御边的武功和安边之策,以及对屡犯边境的各少数民族采取恩威并施、以德怀人的民族怀柔政策。
第10卷有《慎终》等4篇,反映李世民和魏征等人注意防微杜渐,力求善始慎终的思想与事迹。
关于“贪浊的解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友亦]投稿,不代表爱之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oyi360.cn/zsbk/202412-2483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爱之讯的签约作者“友亦”!
希望本篇文章《贪浊的解释》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爱之讯]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贪浊的解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贪浊的解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贪浊的解释(1).犹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