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用实例说明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用实例说明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一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努力工作,在75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签到上班,他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晚间在书房读3至5小时书,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动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已经成倍的延长了。因此,爱迪生在79岁生日的那天,他骄傲地对人们说,我已经是135岁的人了。他活到84岁,一生中的发明有1100项之多,其中最大贡献是发明留声机和自动电报机,实验并改进了白炽灯和电话。爱迪生20岁出头开始研究电灯,历时10余年,他先后选用了竹棉、石墨、钽……等等上千种不同物质作灯丝材料进行试验,时常通霄达旦,有一次他和助手们竟连续工作5昼夜。1879年爱迪生用碳丝作为白炽灯丝,并点燃40小时。由于碳丝表面多孔,性脆,强度很低。不久被钨丝代替。
1883年爱迪生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也叫“爱迪生效应”,即金属表面附近的部分电子或离子因高温而使其无规则运动得到足够的动能,克服表面的束缚,逸出金属之外。爱迪生效应对于一切真空管的操作至为重要,作为发射表面的阴极常涂上一层碱土金属氧化物,以利电子发射,并用电流加热以维持高温。
1900年爱迪生发明了铁镍蓄电池,是一种碱性蓄电池,电动势约为1.3~1.4伏,寿命长,但效率不高。爱迪生一生有许多发明,可是当别人问爱迪生成功原因时,他说:有些人以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出汗。
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编者按:本文是陈君石院士在2018年4月发表在网络上的一篇辟谣旧文,时隔一年,谣言死灰复燃。经其本人授权,我们在科学辟谣平台重新发布,以正视听。
导语:
近5-6年来,网上不断有关于我与《中国健康调查报告》[1]一书的种种报道和说法。诚然,有一些是正确的报道,但更多是误导性的流言,并得到广泛传播,包括耸人听闻的题目和内容,如,在书名之上冠以《救命饮食》[2],或称“牛奶致癌”、“奶、蛋与肉类是最有效率的健康杀手”、“震撼全球66亿人的健康大发现”,如此等等,或者内容不符合事实,或者错误解读,误导了广大读者。
近年来,这些误导性信息在网络上时不时出现,不少与我相熟的营养学界同行都询问过我“为什么不出来澄清”,我原以为这些不实之言会自然消停,不值一驳,但现实证明我是错的,这些误导信息仍然在困扰着读者,因此有必要一一阐明。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并非本人著作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是我的老朋友、美国康奈尔大学考林坎贝尔教授和他的小儿子托马斯坎贝尔于1990年代出版的一本营养方面的科普读物,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畅销长达8年之久。不过,该书关于中国的研究篇幅有限,大量内容是在描述坎贝尔一生从事营养学研究的经历以及他对营养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我在为该书中译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所撰写的序[3] 中已指出过这点。坎贝尔教授也曾告诉过我,书名定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完全是(美国)出版社的意见,是为了对读者有吸引力,而作者一旦与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协议,就无权对书名提出不同意见。
在网上广为流传“这是一次长达20年的科学研究报告,研究团队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坎贝尔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理查德佩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黎均耀、刘伯齐教授和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陈君石教授” [4],这实属“移花接木”。应该说,确实有这么一份研究报告,作者也是上述几位科学家,书名为《Diet, Lifestyle and Mortality in China》(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90);中文版书名为《中国膳食、生活方式与死亡率 65个县的调查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这本书的内容是中、美、英的上述几位科学家共同于1983年开始在中国大陆65个县农村地区进行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的结果。
很显然,这两本书的作者、内容和性质完全不同。一本是科普读物,另一本是学术专著。然而,网上传言[4] 却把它们拼凑在一起,还不惜歪曲、伪造观点,例如“这项研究面极广,动用了65万名工作人员(实际上是调查了65个县),研究了覆盖当时中国人口总数的96% (65个县的人口合计能覆盖96%中国总人口吗?)”,也有的网上文章说是,“65万调查对象”(实际上是6500个调查对象)。
总之,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封面[1]上声称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关于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20年精诚合作的巅峰之作”,完全是拉大旗作虎皮,有意误导广大读者。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中的主要论点是否正确?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译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封面上刊出了一段评价:“《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它无可辩驳地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膳食来防治心脏病、癌症和其他西方式疾病。这本书不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是那些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饮食习惯发生巨变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选图书。”这段话虽然不是我写的,也有点夸张,但总体上还是能代表我的观点。
然而,后来市面上出现的一本《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译本,中信出版社)[2],其封面称“震撼全球72亿人口的饮食与疾病关系大发现”,“一本真正能挽救您生命的书”,“坎贝尔博士发自良心建言:死亡,是食物造成的!”等,这些介绍就太离谱了。
我至今仍认为,当初我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译本,吉林文史出版社)所撰写的序言[3]代表了我对此书的评价和对读者的引导。我在此仅摘录其中的主要内容来重申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坎贝尔教授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营养学家,他对营养学,特别是对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引人瞩目。坎贝尔教授在本书中的一个贯彻始终和十分明确的观点就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我相信各位在读了此书后一定会认同坎贝尔教授“少吃动物性食物、多吃植物性食物”这一观点。
坎贝尔教授在书的第2部分,引用了大量研究结果来说明西方膳食模式(动物性食物为主、植物性食物很少)会增加患肥胖、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骨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并在第3部分提出了有关食物与健康的八项基本原则(具体内容附后),这些原则是关于居民膳食很好的思路和指引。
网络上一些耸人听闻的流言完全不符合这些原则,例如,“世人认为最营养,最优质的食物:奶,蛋与肉类,在实验结果里却是史上最强,最有效率的健康杀手!”;“在坎贝尔教授的调查中显示:动物蛋白质与癌症的直接关系”:“素食可以治疗不可治愈的疾病”;“动物性食物对人体是有害的,即使只摄取少量动物性食物,也有负面效果”,这些说法完全曲解了坎贝尔教授的观点。
书中从未表达“牛奶致癌”的观点
从这本书所传出的最大新闻报道就是所谓的“牛奶致癌”。但究竟真相如何?坎贝尔教授在书中描述了他做的一项大鼠试验,在给以相同剂量黄曲霉毒素B1(强致肝癌物)的条件下,比较吃酪蛋白(来自牛奶)饲料和大豆蛋白饲料大鼠发生肝癌的动物数和肝癌数。结果酪蛋白组大鼠得肝癌的比例比大豆蛋白组大鼠大,肝癌的数量也多。但据此而得出牛奶致癌的结论,就太荒唐了。
实际上,如果没有黄曲霉毒素作为癌症的启动剂,两组大鼠都不会得肝癌;致癌的是黄曲霉毒素,而不是酪蛋白或大豆蛋白。这个试验结果只能说明大豆蛋白对于大鼠抗黄曲霉毒素的作用大于酪蛋白,完全不能说明牛奶(对人)致癌。记得当年人民日报记者就此问题曾远洋采访坎贝尔教授,坎贝尔教授明确说,这个试验的结果不能说明喝牛奶会对人致癌;尽管坎贝尔教授反对美国儿童把牛奶当水喝。
当前,美、中两国消费者的营养状况、膳食模式和牛奶(和奶制品)的消费量都有明显差异,美国人要降低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包括牛奶和奶制品,而中国人则要增加牛奶和奶制品的消费(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传播“牛奶致癌”显然是误导中国消费者减少牛奶和奶制品的消费,不符合当前的营养指导原则。
“吃素治癌”缺乏科学依据
吃素与健康的关系,在世界上有许多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科学家们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就《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这本书的内容来说,它的基本信息是告诉读者,“所谓最健康的膳食,就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中国现在慢性病快速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膳食的西方化,即动物性食物的大量增加和植物性食物的减少。当然,除膳食变化外,身体不活动、吸烟、过度饮酒和心理紧张也是慢性病增加的重要因素。
至于网上所传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重大发现:素食能预防各类疾病,在疾病后期阶段(诊断后)同样能终止或扭转病情;素食可以治疗不可治愈的疾病,等等,既不是这本书的主要信息,更缺乏科学依据。读者们切不可因此而在诊断出慢性病后把希望寄托于吃素。特别是对于癌症和其他消耗性慢病,应该遵循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适当搭配动物性食物的传统中国膳食模式,达到营养均衡。
所谓“吃素”,一般可分为吃全素(排除一切动物性食物)和部分吃素(可以吃奶、蛋或鱼),但其共性则是多吃植物性食物。长期吃全素食的挑战是食物必须更加多样化,才能达到均衡营养。如,需要经常吃发酵豆制品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12;再如,妇女怀孕期间铁的需要量增加,恐怕只能用铁补充剂来预防贫血。
结束语
有意思的是,坎贝尔教授的这本科普读物在美国畅销多年,并没有出现上述的种种流言。但是,但中文领域,却有人借此书名,将书的内容断章取义后与我牵头的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开展的中、美、英合作科研项目嫁接在一起,最后把《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中的“惊人发现”都说成出自于我牵头的这个研究项目,甚至把《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说成是我的书。
我无意追究相关流言是有人蓄意而为,又或是中文互联网传播的“特色”,只愿大家在了解事情真相后,不要再被流言所误导。
坎贝尔教授关于营养的八个原则:
1)营养是无数食物成分综合表现的活性。整体效用要远远超过单个成分的作用之和。意思是不要只看食物中的个别营养素的多少,而忽视整体营养价值。
2)维生素补充剂并不是给人带来真正健康的灵丹妙药。这不是全盘否定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的作用,而是强调膳食为主。坎贝尔教授在后面又指出“对于大多时间呆在室内或是生活在北方气候下的人来说,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B12和少量维生素D,是非常有好处的”。
3)动物性食物的营养并不比植物性食物的营养更好。这是告诉动物性食物吃得太多的美国人(本书的主要读者,不是说只适用于美国人),不要看不起植物性食物,它们的营养相当好。
4)基因自身并不能注定你会患上某种疾病。基因必须激活或是显性之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营养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它能决定基因(无论是好基因还是坏基因)是否能够表达。
5)营养可以有效地控制有毒化学物质的不良影响。
6)营养既能预防早期阶段的疾病(确诊前),也能阻止或逆转晚期阶段疾病(确诊后)。
7)对某种慢性疾病有益的营养,对全身健康同样有益。这是告诫人们,不要有肾脏病时,只考虑肾脏的营养,不能忘了全面的营养来支持全身健康。
8)良好的营养造就全方位的健康,生活的各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互相关联的。意思是营养只是保障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忽略其他因素,如,身体活动、心理因素等。
参考文献
1.T柯林坎贝尔, 托马斯M坎贝尔.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09.
2. T柯林坎贝尔. 救命饮食.中信出版社,2011-09.
3.陈君石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译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所撰写的序言.
4. 陈君石,T柯林坎贝尔, 黎均耀, 理查德佩托. 中国膳食、生活方式与死亡率65个县的调查研究.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5. 中美肿瘤专家最新发现震撼全球!顿时傻眼!(病因真相).
(来源: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通用5篇)
光阴如水,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我们的努力下收获新的成绩,这也意味着,需要开始写职业规划了。我们该怎么去写职业规划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1
一、引言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谋划,是对职业前途的瞻望,是实现职业生涯的前题。正确的生涯规划可以帮助我们目标正确的发展自己,只有不断追求和改善自己才会成为成功者;可以帮助我们扬长补短,了解自己的短处,才能改进自己、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只有制定出符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自我分析
1、自我介绍
我是李zz,10级大专的一名学生,就读于青岛卫校,学习护理专业。
2、性格分析
性格是一个人对事物的稳定态度与其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我的性格属于中间型,具有现实性,适应性,安全性,计划性,缜密性的特征。
a、我喜欢计划自己的活动并指导别人活动,喜欢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做出决定。
b、我善于与人合作,并期望得到合作伙伴的认同。
3、职业兴趣
职业兴趣是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表现为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和兴趣,拥有职业兴趣才会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性。
a、我喜欢安稳有秩序的工作,做事方面细心有条理,还喜欢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耐心,重视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并追求社会地位。
b、家人主要从事医疗工作,对家中长辈的职业比较熟悉,最后在家人共同协商下选择了这个职业。
c、当今社会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医疗的需求原来越多,政府实行医疗改革,各大各小的医疗机构广泛招医疗岗位的人才。
4、价值观
价值决定人的就业方向和职业行为,是人在从业过程中的驱动力。
a、我追求成就感,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重视别人对我的评价。
b、我重视我所从事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希望为社会和他人贡献一份力量。
c、重视所从事的职业能明显、有效的增强自己的收入,重视收入不断增长。
d、重视所从事的职业对家庭的影响。
e、能满足基本的需求,安全感,职业变动可能性小。
5、行为习惯
习惯是一种定型的行为,是长期累积,反复强化的产物,是经过反复练习养成的。
a、我喜欢学习,自己可以自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并从中汲取知识。
b、乐于手脑并用,边学习边实践。
c、习惯去制定计划,并按计划完成各项工作。
6、能力
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的能动实践能力。
a、可以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
b、我可以清楚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念。
c、能对事物做出很好的反应。
三、环境分析
1、学校因素:作为一个中职学校,有充足的设备,有优秀的教师资源,并与国外医院有着联系,提供出国机会。
2、家庭因素:家人的支持,并且家人大多是从事医疗工作,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使我热爱这门行业。
3、环境因素:政府现在实行医疗改革,每个医院都需要护理人员。
四、确定发展目标
人因为有目标才会不断的追求,才会拥有美好人生。发展目标是建立在符合实际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为措施沿着路线前进。
1、近期目标:热心集体活动,提高交际能力,跟上文化课,精学重点科目,在二年级拿下英语二级的认证,毕业拿下护士上岗证,考上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2、远期目标:进入医院工作,在工作生活中培养素质,积累经验,争取成为像李桂美一样优秀的护士。
五、规划
1、在校期间
a、在老师同学的监督下,争取考出育婴师的证明。
b、坚持学习英语,现在外国人在我国的数量越来越多,英语变得很重要,掌握英语,才会立足于社会。
2、踏入社会
a、在医院中实习,多向长辈请教,积累经验,多练习,多和病人沟通。
b、处理好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制定实施步骤与措施
第一步:在校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职毕业生。
第二步:毕业后进入一家大医院实习,熟悉操作技术,考本深造。
第三步:努力钻研,认真为病人服务,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
七、调整与评价
(一)、调整
由于发展的需要,可能会导致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必须及时调整近期目标和发展措施,甚至调整长远目标。
1、根据实习中和求职过程中的体验,依据就业市场供需实际,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
2、从事工作一定时间,根据从业过程中对自身的体验,根据环境和自身素质的变化,在职业转化过程中调整。
(二)、评价
个人:在工作中,自己可以充分发展,并通过努力可以在工作中发展,社会进步中取得成就,工资待遇还算满意,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
家庭:父母理解我的工作需求,并支持我给予我鼓励。
同学:同学对我的规划很认同,符合实际发展。
八、结束语
成功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从现在做起,脚踏实地,只要努力,就会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
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2一、前言
生涯是终其一生,不同时期不同角色的组合。而职业生涯,就是其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提到人生五计,分别为:生存之际、立身之计、立家之计、养老之计、以及好死之计。而好的职业就是立家之计中最重要的一环。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最后结束这一过程,为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职业冲突。为了更好的理清这一生有什么样的的职业工作经历过程?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规划。对各家医院而言,如何体现医院“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于每个人医护工作者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而职业规划也能够好好帮助一个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更好的探寻职业理想,协助其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将对人的思想和职业道路有着很好的指引,能有效地整合个人资源,确定职业目标,找准突破,快速成长。对自己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二、自我剖析
1、mbti测试结果
mbti人格动力测试结果是infj型(内向+直觉+感觉+判断)
对infj类型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忠实于自己的预见。在恬静的外表下,他们对人生重要大事有着更深的信仰。积极分子们(infj人有这种倾向)不是为了个人的辉煌或政治权利而工作,而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而战!
infj人是不容易受人牵制的,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易被愚弄欺骗。虽然infj人很通情达理,并富有同情心,但是他们对朋友却是很挑剔的,这种友谊是以相互间的利益为基础的。
infj人对语言的熟练表达和交际的才能有自己的诀窍,再加上infj人的那种无需过多言语表达的敏感性使得他们能与人们很好的交往。当然,在写作,咨询,公共关系甚至政治领域都有infj人的一席之地。
对infj人的描述:
富有创造性和独创性,独立自主,细心周到,热情细腻;全球化的思想家有独特的洞察力,并有高涨的热情;细致谨慎,深思熟虑;有计划有组织,有生产能力的,有决策力的;有节制,有礼貌。
2、自我认知
1、自己兴趣爱好大盘点:业余爱好读书、听音乐。
2、自己的优点盘点:做事仔细认真、踏实,友善待人,做事锲而不舍,勤于思考,考虑问题全面。
3、自己缺点盘点:性格偏内向,交际能力较差,思想上属保守派,缺乏自信心和冒险精神。
3、自我调整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内向并非全是缺点,使我少一份张扬,多一点内敛,但可相应加强与他人的交流沟通,积极参加各种场合各项有益的活动,使自己多一份自信、激扬,少一份沉默、怯场。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的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并制定出相应计划加以针对改正。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成绩,以弥补身高不足而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争取条件,参加校内外的各项勤工俭学活动,以解决短期内的生活费问题并增强自身的社会工作阅历,为以后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打下坚实基础。
三、环境分析
1、社会一般环境
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的形势下,中国卫生事业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所以我国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也层层辈出。
2、卫生职业特殊社会环境
由于中国的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高技术,高能力的医学人才,特别是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老师是培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使者。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这就为当代卫生事业的认识提出了切实的要求与任务。
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3一、确定志向
白衣天使是天使的化身,是人生路上的守护神,她们的双手帮助那些有疾病的人们,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快乐,她们的美好形象在我心中引航,让我深深的爱上了护理这个职业。虽然护理工作很辛苦,但我认为护理工作是最直接的服务于社会的方式,用我的知识和爱心救死扶伤、解除别人的痛苦是我最大的心愿。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促使护理人员在专业发展方面期望更多的选择和更高的目标,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投身于护理实践,并在专业领域发挥带头人作用已成为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我会珍惜青春时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用知识和能力武装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迎接每时每刻的挑战,在事业上勇攀高峰!
戴高乐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人的一生中,职业生活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时间,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将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使自己的人生更精彩,首先应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很好的规划。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利器,它有足够的难度,但又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我愿意为此全力以赴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对社会作出无私的贡献。
二、专业环境分析
在全球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的形势下,我国护理专业在教育、实践、管理、科研等层面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高素质、高技术、高能力的`护理人才也层层辈出。根据近年统计来,全国护士共150多万名,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4%,根据2007年卫生部对全国696所三级综合医院的调查显示,护士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比例占57.5%,其中“男”护士更是少之又少。我国护理硕士教育起于90年代,现在已经基本成熟。在护理实践方面,护理工作的专业范围业已拓展到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健康等方面。在临床护理领域,护理的专科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领域都培养了专科护士,同时,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护理服务方兴未艾,尤其是社区护理,2008年“5.12”国际护士节主题为“提高社区护理品质,引领初级卫生保健”,可见社区将成为最大的护理需求市场,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以及家庭护理将成为护理需求的重头市场。护理工作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若干机遇,在这个大环境下,究竟发展为教育者、管理者还是临床护理专家就取决于我们的职业胜任能力。
三、自我盘点
我在入学第一学期来担任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本班班长在此期间与学院领导及同学的交流中学到了很多,在学院组织了多次活动(联欢晚会、远动会等)现在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
我的优势及其使用:性格乐观豁达;做事目标明确;有很强的责任感和领导能力;有很大的自信心和美好的职业向往;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有较强职业道德观念及自学能力;做事勤奋踏实;重视人际交往。
我的劣势及其弥补:不够客观,较主观;处事比较保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技术操作不熟练。我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克服自己的缺点,认真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近一步完善自己。
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4一、前言:
开学了,又一批大一的新生步入了象牙塔,在高三饱受折磨后的新生们计划着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到大三再努力也不迟,但回顾今年学生毕业时的情形,看到更多的是大学生们找工作时的慌乱、艰难。学生们已经淡化了专业对口,不再关心户口问题,甚至对工资要求也越来越现实,但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英语不够好、自我定位不够准确等还是对其就业产生影响。我们的前辈们说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机会只给早早做好准备的人,正如我们的职业规划应从大一做起,大学时期是毕业起跑的助跑期。
步入了大学生活,我们的生活空间自由大了,很可能会因无目标而迷失方向,给自己制定了目标,就像有了启航的方向,我们也要更好地规划我们的职业生涯,使自己能够有目标地学习,有目标地工作,有目标地生活,使自己每一天都过得那么有意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满江红》还时时萦绕在耳旁,激励着我不断努力,不断朝自己的目标前进。
二、自我评价:
我是一个当代本科护理学生,家里最大的希望是成为有用之才,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关爱,做事认真、投入,但有时多愁善感,。我的兴趣很广泛,但我懂得有取有舍,做自己最适合也最喜欢的。平时喜欢外出散步、听音乐,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科普类的书籍。 偏执着实用主义,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我选择的,就不会放弃, 无论艰难困苦,我会坚持到底。至始至终我都坚信,只有偏执狂才能 有过人的毅力,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所以,越失败,越专注,越成功。
三、职业环境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 许多国家护 理人才紧缺。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按 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医生 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1:0.61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 卫生部的要求,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8.5的 比例相差更远。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到20XX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 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 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四、社会环境分析
当今社会,医院都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基础、以疗 效为根本、以服务求生存医院聚集一批精萃的医学人才,医院中有护 织护理人员的升迁政策等等。作为新世纪的护理人员,应该要有扎实 的知识基础和熟练精湛的操作技能,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 向上的工作精神,努力做好每一项事情。然后综合自身的各种因素综合评价,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机遇与空间环境,准确把握自己的奋斗目标。
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5一、前言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各家医院而言,如何体现医院“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于每个人医护工作者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二、自我评价
我是一个当代本科护理学生,家里最大的希望是成为有用之才,平时喜欢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不爱运动,有时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
三、 内外环境分析
当今社会,医院都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基础、以疗效为根本、以服务求生存医院聚集一批精萃的医学人才,医院中有护理组织发展战略、护理人力资源需求、组织护理队伍的群体结构、组织护理人员的升迁政策等等
四、未来人生职业规划目标与行动计划
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护理事业发展。围绕这方面,本人特对未来十年作初步规划如下:
1、学业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具体规划见后)。
2、熟悉适应期: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主要完成内容:
(1)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专业技能熟练。英语四、六级争取考好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健身运动,
3、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五、调整与评估
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
;关于“用实例说明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书亦]投稿,不代表爱之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oyi360.cn/zsbk/202501-6278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爱之讯的签约作者“书亦”!
希望本篇文章《用实例说明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爱之讯]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用实例说明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用实例说明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